金融专家--把握金融脉搏,助力财富腾飞
关注焦点
图片说明

人民币有潜力成为国际化货币

“人民币是否被低估了?”、“一下子大幅升值,对美国和全球都不利”、“7月份可能非常值得关注”……人民币汇率近期再成热门话题,昨在上海举行的沃特金融峰会上,首场专家对话即是“求解人民币未来”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、前世界银行驻华首席代表鲍泰利、摩根斯坦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发表各自看法。
■议升值:大幅升值对世界经济不利

   人民币是否被低估了?该不该大幅升值?夏斌指出:“当前很多讨论人民币低估的模型更多注意贸易流量,没注意金融流量。实际上中国在2008年9月至2009年2月的有效汇率是升值14.5%。”

   他个人认为,人民币不能按海外有些学者讲的那样一下子大幅升值,那样对美国、中国、全世界都不利。他举例:现在中国对美出口利润一半以上是美国在中国投资企业创造;2009年金融危机形势下,中国经济增长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度高达50%。如一下大幅升值,成本加大,对美国消费者、世界经济、亚洲通货膨胀都不利。

   夏斌认为,人民币是否升值其实并不是美国当今的核心利益所在,如何不断吸引全球资本回流美国,才是美国当前最主要问题。而对人民币升值施压,或许是美国国会议员中期选举的需要和个人的想法。

   鲍泰利则认为,人民币币值是被低估的,但他不知道被低估多少。王庆认为人民币到底低估多少难判断,但有一点可判断:央行每天都在外汇市场上进行一个方向的操作,即不断买美元,这会限制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和独立性。

   ■谈机制:若汇率再现变化今年7月或可期

   对人民币汇率机制调整三巨头所见略同。王庆回顾了人民币汇率机制的历史和现状:2005年7月21日,汇改开始,人民币一次性升值约2%,并实行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。从那时起至2008年7月20日左右,人民币对美元共升值20%多一点。但从2008年7月起,人民币和美元实际上又重新挂钩,迄今逾20个月。2009年下半年全球经济复苏迹象显现,国际上越来越多声音置疑人民币对美元挂钩的可持续性。

   夏斌称,人民币维稳是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。现最糟糕时期已过去,中国应尽快恢复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机制。这也得到鲍泰利的呼应。他表示,目前如果中国要实现完全浮动的汇率制度很不现实,如果这么做,包括对资本账户的控制都要放弃。

   他建议投资者留意“7月时点”——2005年7月汇改由固定转向浮动;2008年7月,人民币跟美元重新挂钩,若人民币汇率再现变化,今年7月或可期。

   ■看未来:成国际化货币有潜力但道路漫长

   随着中国经济崛起,有关人民币国际化的话题也炙手可热。夏斌认为,要更多参与金融全球化,同时又能防御中国这样一个金融弱国所不能控制的风险,比较好的方法是加强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。“美国金融危机的原因,既非华尔街的贪婪,也非监管不力,而是美国宏观决策的失误,以及以美元为主导、无任何约束的货币制度所致。”夏斌称,中国就要吸取教训,既不能完全放开人民币,又要往国际化走,只能走人民币的离岸市场。他建议加强人民币投资储备功能,中国股市上人民币还不能完全放开,可尝试在债市先行一步。比如金融机构在离岸市场发人民币债券,吸收东南亚政府企业投资等。

   鲍泰利也认为,人民币有潜力成为美元、欧元、英镑这样的国际化货币,但可能要几十年,因为这不单纯是金融问题。
 

合作伙伴